伍贰伍心理
“认知歪曲”的元凶: 神奇的自动思维(一)
编辑:李文涛
2023-01-03 16:42:51
浏览量:181
评论:0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歪曲的认知。例如,当一个学生碰到一道难题解答不出来,于是心里 便浮现出了一个想法,这道题要是自己做不出来而别人 做出来了,那么在这次考试中我将会取得一个很糟糕的 成绩,甚至考不上大学。当这个想法出现时,该学生往 往就会非常的担忧和焦虑。又如,当一位对自己孩子安 全感很低的母亲发现孩子没有准时地回到家中,脑海不 由得浮现出孩子被绑架或者发生意外事故的一些想法, 进而无比地担心和焦虑,殊不知孩子其实是在学校值 日,或者临时被伙伴邀约去玩。类似这种情境还有很 多,例如,怕狗的人见到狗,第一想法就是狗会咬他或 者追逐他的恐怖场景…… 

这些“没来由”想法的出现,其实就是今天要说的自 动思维。 


一、什么是自动思维

所谓的自动思维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伦·贝克提出来 的一个术语,主要用于描述人在特定的一个情境中所产 生的想法,而正是这个想法导致了个体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由于这种思维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动产生的,并 不是个体特意思考后产生的结果,因此将该思维定义 为自动思维。我们都知道人的记忆有文字和图像两种主 要的类型,我们的自动思维和记忆一样,也有两种表现形式,那就是文字和图像。不同的人左脑和右脑的发达程度不一样,有人左脑发达,有人右脑发达,左脑发达 的个人擅长语言,擅长逻辑思维。右脑发达的人,善于图像,擅长形象思维,因此在自动思维的表现形式方 面,有人是以文字表现,有人是以画面表现。 

在我们前面提到的这个碰到难题解答不出来学生,他 心里浮现的那个想法:这道题要是自己做不出来,而别人做出来了别人的成绩就会超过自己,自己的排名也就会下降,这个自动思维就是以文字来表现,是最常见的自动思维形式。 

例如,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学生拿起书本,想要看书的时候头脑中出现了一个背着行囊往前走的画面,并且感到悲伤和沮丧。在这里自动思维的表现形式就是画面。 这画面是什么意思呢?可能就是代表他自己背着沉重的 包袱,漫无目的地跋涉。他的形象看上去很卑微,这样他想到自己不太可能圆满完成学业,这学期的期末考试可能会挂科,由此又可能导致不能毕业……他开始焦虑自己未来的路不知道怎么走。  


二、自动思维的特点

亚伦·贝克博士指出,在具体情境中的自动思维有 两个特点:一是自动涌现的,二是完全接受的。 

1、自动涌现 

对于自动涌现这个特点而言,自动思维的名称就已 经说明了一切,自动名称就已经说明了这些想法是自己 冒出来的,而不是刻意思考的结果,尽管这种思维是自 动有限的,但许多时候我们并不会意识到,自己有这种 思维,例如触景生情被人贬低而愤怒,被人肯定而欣 喜,回忆童年而感到快乐,等等。尽管你没有意识到这 种思维,但实际上他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在潜意识中, 如果你加以注意、去觉察自己产生某种情绪的时候在想 什么,那么这时自动思维就进入你的意识里,从而被你 察觉到了。 

2、完全接受 

自动思维的第二个特点尤其重要,就是完全接受、信以为真。很多时候,当我们冒出一个想法的时候,我们就相信了这个想法,其实这个想法并不是正确的。例如,在 一个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建议一个抑郁来访者,每天坚持散步两次,每次30分钟。这个建议让来访者显得不情愿,他不打算这样做,他认为自己没有精力,真的做不到。没有精力、做不到,这是他的自动思维。当这个想法出现的时候,他就会真的相信自己是没有精力、做不到的。实际上,这只是他的一个想法,并不是一个事实,因为他并没有去做,他只是觉得做不到而已。可见自动思维并不是一个理性决策的结果,当事人并没有太多地去考虑实际情况,他的想法也没有支持证据。 


三、歪曲的自动思维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个杯子,盛有半杯的水。有的人会说“啊!还有一半的水!”,这是乐观情绪;而有的人可能会说: “啊!这杯水只剩一半了!”,这是悲观情绪。我们常常自视乐观,或夸奖别人乐观,但悲观才是大多数人的通病。歪曲的自动思维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的负面 影响:

1、极端思维:即“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只注意事物的两极,忽略中间阶段。如,“不成功,就是失败”,“不是好人,就是坏蛋”。 

2、过度悲观:事情没有最坏,只有更坏,但我们容易将自己遭遇到的事情看成是“最可怕的”、“无可救药的”,由此陷入极端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中。如,“考不上清华北大,我就彻底完了”、“她不爱我,我是最不幸的”。 

3、过度谦逊:为了不让人说三道四,我们习惯性地忽略或否定自己的积极素质。如,“这次成绩好,是因 为我运气好”,“我修好了机器,但这谁都能做到”。 

4、情绪推理:即将糟糕的情绪当作事实来看待, 并以此决定自己的行为。如,“这个人让我不舒服, 他一定是个坏蛋”,“我觉到好悲伤,一定是他不要 我了”。 

5、乱贴标签:忽视实际情况,给自己、别人贴上固 定的标签。如,“我的工作没有价值,我一钱不值”。

6、双重标准:对自己使用双重标准,不能区别情绪 和事实。夸大消极面,缩小积极面。如,数学得优是因 为我的运气好,语文刚及格说明我多么笨。总之,“我 不是学习那块材”。

7、凭空揣摩:以为自己能懂得别人的心思,将自己 的推断当成事实,不去分析其他可能性,也不验证。 如,“他见了我也不打招呼,一定是瞧不起我”。

8、由已度人:以为大家都会像自己一样想,以为自 己看事物的方式就是他人看事物的方式,或坚持认为他 人应该遵守与自己相同的价值标准与生活准则。如, “我就是觉得妇女应操持家务,所以我妻子就应该把家 务活都包了”。

9、盲信盲从:不以科学或客观事实为依据,从自身假设或他人信口开河之说出发,推导结论。如,“今天 我上楼走了13个台阶,听说数字13不吉利,我今天要倒 霉了”。 

10、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替全部,以少数代替所有。 如,碰到了一个骗子,便认为天下到处都是骗子。 

11、自以为是:抱有一些精确固定、刻板僵死的观 念,用这些观念来约束自己和别人。如,我必须做一个 成功的人;我应该赢得所有人的欣赏;别人必须公平地 对待我等。 12、妄自菲薄:不相信别人对自己的好的评价。如, “别人表扬我,是因为别有所图,或者出于礼貌,或者 是不了解我”。





四、如何识别自动思维的合理性

歪曲的自动思维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为了解决这 一问题,认知行为疗法对自动思维的评价提出了两个指 标:有效性和有用性。有了这两个指标我们就能解决上 述的问题。 “有效性”的判断,是看个体的自动思维是否符合客 观的现实。让我们回顾本文开头的例子,该学生的自动 思维让他对自己产生悲观情绪,但是,可能事实并不是 他想象的那样,而只是因为试卷太难,同学们都不会 做。所以,他的成绩其实并不会因为这道难题而下降。 “有用性”的判断,是看自动思维是否有助于预期目 标的实现。有用性是评价自动思维非常重要的标准,它 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歪曲的自动思维。让我们再来分析 本文开头的例子,该学生看法是悲观的,而事实正是他 想象的那样,他的看法具有“有效性”,那么,我们就 要分析这种自动思维的“有用性”,也就是探讨这种悲 观的看法是否有助于实现目标。只有“有助于实现目 标”的想法才是有用的。因此当该学生出现“有效”的 自动思维,开始悲观的时候,我们应该评价这悲观情绪 是否能够阻止我们的排名下降。显然,悲观情绪并不能 阻止排名下降,因此这种自动思维虽然“有效”,但却 “无用”。我们只有把精力投入到努力学习、补缺补漏,确保提高成绩,才能离自己的预期目标更近。 根据评价自动思维的两个指标,我们可以将歪曲的自 动思维分为三个类别:无效、部分有效和有效但无用。

1、无效 

无效的自动思维是最常见的一种歪曲类型,这是一种 基于想象或臆测的观念或想法,这种观念或想法并没有 事实根据或者仅有个别事实根据。 例如,有的学生成绩很差,平时也不努力,却想着 期末能有一个好成绩,成为班级里的黑马,一步登 天。很显然,这样的想法并没有现实的基础,是无效 的。再如,一个学生一次月考没考好,就担心高考考 不好。其实,这想法也是无效的。因为这个想法的依 据是一次考试没考好,只是基于个别样本。如果他客 观地回顾近阶段以来的考试,或许会发现自己多数时 候还是考得很好。 

2、部分有效 

所谓部分有效,就是自动思维有相当部分证据支持,但 也有其他证据否定这样的想法。例如,一位女士发现丈 夫有婚外情,于是想到丈夫有婚外情就不会要这个家 了,所以对婚姻和家庭的感到非常的绝望。这个想法至 少部分是正确的——丈夫的确存在婚外情。那么,有婚 外情的丈夫是否真的不要这个家了呢,对于这部分的想 法,女士并没有找到实际的证据。结果也可能是:尽管 丈夫有婚外情,但出于内心的愧疚,他更重视家庭,希 望通过其他方式的弥补,来维护家庭。再如,一位女生 碰到男生夸自己长得漂亮、性格也很温柔,她总觉得对 方说的是假话,只是在恭维自己。在这里,对方的称赞 可能的确存在客套的成分,但是她长得漂亮和性格温柔 也是事实。 

3、有效但无用 

有效但无用的认知歪曲,是指个体看法是正确的, 但这种看法对于走出困境,达到预期的目标,并没有起到助推的作用。正如我们开头例子讲到的,该学生遇到难题产生悲观情绪,而且事实正是他想象的那样,他的成绩的确很差。但是,这样的认识对提高成绩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因此这种想法有效,但是无用。又如,一个男生恋爱失败,女朋友移情别恋了,于是他产生了一个想法:恋爱失败了,就没有活着的意义。这个认知无疑是有效的——他的确恋爱失败了,可他悲观情绪不但无用,而且有害。正值青春年华,绝不能被“活着没有意义”的悲观情绪左右人生。所以,要摒弃这种“有 效但无用”的认知。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生活常常并不完美,有时候甚至十分残酷。我们要怎么样去面对不完美、甚至残酷的现实?这时候,“有用性”的指标对自动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指引我们走出困境,向着更美好的生活目标前行。 让我们学会正确评估、并且改善自己的自动思维。当歪曲的自动思维来敲门,我们就要积极应对,直至把它赶跑! 

(未完)


福建社会心理服务共建基地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文_李文涛 


请发表评论
该文章已有0条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 暂无评论内容
更多评论
推荐课程
  • 社会心理服务师培训
    社会心理服务师培训
    讲师:
    播放:161 次
  • 心理急救员培训
    讲师:
    播放:118 次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建法治报社 - 福建闽社心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7210号
公司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中闽大厦B座12层 服务热线:0591-87870387 网址:www.fjmsx.com

智慧心理云平台

欢迎测评用户登录

看不到验证码?点击重新换一个!
登录则表示您同意遵守《服务协议》

立即注册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