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贰伍心理
哎,同学,你努力了吗?
编辑:杨怡婷
2022-07-27 11:54:08
浏览量:141
评论:0



在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就学习这件事而言,有的学生可以学习两小时充电五分钟,有的学生则是学习五分钟充电两小时。


甚至还有人将学生分为几类,例如:学习使我快乐的“学霸”,临时抱佛脚的“学懒”,无所谓、自我放弃的“学渣”,假装不学无术却背地里偷偷学习的“学婊”(引用网络用语)。


同样是学习,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呢?作为教师,我们又该如何因材施教呢?科温顿的自我价值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路。



一、什么是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指个体对自身重要性价值的主观感受,反映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悦纳程度。


科温顿的自我价值理论认为,人天生就有维护自我价值的倾向,当一个人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时,他就需要用各种措施来维护以保持自我的价值感和能力感。所以学生努力学习的动机是获得自我价值需要的满足,维护自尊。


该理论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学生不愿努力”的问题,充满竞争的教育环境和学生自身的能力观是主要原因。在我们的社会中,个体的价值主要通过其在竞争中获得成就的能力来衡量。因此,有能力就意味着有价值。另外,学生们把成功看作是能力的展现,而不是努力的结果。所以,如果成功难以追求,则以逃避失败来维持自我价值。如果放弃学习,便可将学业失败归因于“没有学习”、“没有努力”,从而避免了自尊的丧失。


二、学生性格的四大类型


科温顿根据学生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倾向,将学生分为四个类型:高趋低避型、低趋高避型、高趋高避型、低趋低避型。


(一)高趋低避型学生


高趋低避型学生,又称成功定向者、掌握定向者。这类学生就是我们俗称的“学霸”,他们渴望获得成功,但是并不害怕失败。他们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发展自我,他们的学习超越了对能力状况和失败状况的考虑,从学习的本身能够获得源于内心的快感,对学习具有极高的自我卷入水平。他们学习是因为,学习是能使他们快乐的手段。失败与否并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学习到知识,能不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面对这类学生,教师和家长无需过多干涉,在孩子主动寻求帮助时给予支持即可。


(二)低趋高避型学生


低趋高避型学生,又称避免失败者。这类学生被称作“学懒”,他们特别害怕失败,认为逃避失败要比对成功的期望更加重要。他们并不一定存在学习问题,只是对课程的兴趣不高。学习不是为了掌握知识,而是避免失败。所以通常会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进行突击性学习以应付考试,避免失败。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因而调动自我防御机制,采用逃避的手段,这样失败了可以为自己找一些借口。如某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会解释为晚上没有睡好或者老师的教学水平不够。


从短期的角度来看,这些自我保护策略可以减轻焦虑和羞耻感;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些策略实际上都抑制了真正的学习。


另外,面对这类学生时,教师和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便是对学生说:“你明明是个聪明的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学习……”教师和家长以为自己在给孩子信心,其实会进一步导致孩子逃避失败。教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将成绩归因于个人可控的努力,而不是属于能力范畴的聪明。


(三)高趋高避型学生(过度努力者)


高趋高避型学生,以称过度努力者。这类学生在网络上被称作“学婊”,他们既特别渴望成功,但是又特别害怕失败,对学习又爱又恨,常常处于矛盾的状态,他们会想办法取得成功及避免失败,有一种隐晦努力的现象,就是人前装作不努力的样子,而在背后努力学习。这样如果获得成功更能说明自己能力过人,如果遭遇失败则可以找到很好的理由,比如贪玩,而不会被人认为能力不足。


这类学生表面上聪明能干,但实际上可能严重受到紧张、冲突的精神困扰。教师和家长需要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挫折。


(四)低趋低避型学生


低趋低避型学生,又称失败接受者。这类学生被称为“学渣”,他们既不渴望成功,也不害怕失败,对成就表现的漠不关心,不接任何有关能力的挑战。他们往往对学习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很少学习或者直接放弃学习,认为这样就能避免对自己能力的否定的评价。


这类学生往往是经历长期的挫折,不愿意再尝试改变。教师家长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某方面的兴趣特长,或通过单独辅导等方式提高孩子某一科成绩。通过一个突破口来改变学生原先持续失败的情况,从而影响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现。


自我价值理论从动机的角度解释了部分学生不主动学习或不愿意学习的问题,对于中职学校学风、校风建设,也对学校教育有一定启示:



三、启示


1.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的需要、兴趣、能力,设定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在面对失败或成功时进行正确的归因。

2.教学应以最近发展区为指导,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和任务,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发挥潜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努力的作用,树立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能力增长观,让学生相信个人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自身的能力。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这些能力。

4.合理运用各种激励手段,通过激励,满足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进而引导其产生、维持学习动机。


福建社会心理服务共建基地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文_杨怡婷


请发表评论
该文章已有0条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 暂无评论内容
更多评论
推荐课程
  • 社会心理服务师培训
    社会心理服务师培训
    讲师:
    播放:172 次
  • 心理急救员培训
    讲师:
    播放:134 次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建法治报社 - 福建闽社心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7210号
公司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中闽大厦B座12层 服务热线:0591-87870387 网址:www.fjmsx.com

智慧心理云平台

欢迎测评用户登录

看不到验证码?点击重新换一个!
登录则表示您同意遵守《服务协议》

立即注册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