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贰伍心理
学习中的元认知错觉
编辑:黄伟杰
2022-07-16 17:34:15
浏览量:85
评论:0




从出生到死亡,人的学习从未间断。试着回想一下,你在学习中是否遇见过这种情况:


“脑子:这个内容好简单啊,看一遍就懂了。”

“实际:我根本就不会!”


上面这个情况就是网友们经常说的“脑子学会了身体没学会”,指某些情况下,我们会高估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实际上还差得远。日常中,我们也把这种现象调侃为“自我感觉过度良好”,可大家知道学习中自我感觉过度良好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吗?是什么机制导致的?我们如何修正这种心理,以更客观地评估自己学习的效果呢?



学习中你是否自我感觉过度良好了?


我们小时候读书的时候,老师经常会问:“这个记住了没有?这个学会了没有?”如果大家都自信地回答记住了学会了,老师就认为我们已经掌握这个知识点了。但是到测试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回答“记住了”的同学其实是无法顺利回忆出来的,这是我们在课堂学习当中,最经常表现出来的自我感觉过度良好。


此外,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除了课堂上老师们的循循善诱,我们还可以通过多样的手段和渠道来进行学习,每个人都急切地获取大量的知识,不然对未来就会有恐惧,焦虑感横生。在此过程中,我们容易陷入一个认知的误区:每天从大量的新闻,公众号文章,或者其他学习APP获取资讯,就认为我们已经从各种碎片化的信息中获取了知识,学习了有关内容。其实我们所获取的并不是知识,只是信息,大量易得的信息停留在脑中,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没有内化,很难提取和应用。没有经过整理,记忆,内化的信息,只能是对这个信息有印象,过不了多久就会遗忘,这是低水平学习的现象。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当我们还在因自认为掌握某一知识而高兴,还在为学习更多知识而疯狂屯课,听课,学习线上线下课程的时候,我们所学的知识是否真的学会了?是否真的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为什么会自我感觉过度良好——元认知错觉


元认知最早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Flavell在1976年出版的《认知发展》一书中提出,是个体对自己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其核心成分是元认知监测,指的是个体对自身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进行判断或者评估,研究者们认为学习者会对自己学习程度进行判断,如果判断错误,就无法通过最佳的方法达到预期学习效果,而这种判断错误的现象就被称为元认知错觉,有时也被称为学习判断偏差。


每天读书学习记笔记的时候,我们似乎总面对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学到了多少?怎么算是学到了,学懂了?有一种方法能够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在学习的同时,对自己当前的认知进行监控,据此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判断。但这种元认知的监测并不总是可信的,在一些情况下,它会让我们产生错觉,从而高估或低估自己的学习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学习当中会自我感觉过度良好,出现很多“脑子学会了,身体没学会”的情况。


元认知错觉产生的机制


学得快=学得好?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因为学习材料的一些特性,让我们觉得自己学得很流利,学得很轻松,对内容的掌握更好了。比如,在阅读的时候,大号、突出的字体有利于我们的编码,因为它们能更好地被知觉,让我们学得更顺畅。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研究表明,这种字号带来的加工流畅感会让我们高估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最终测试成绩和字体大小是没有关系的。可见,这种主观上的流畅性,会让我们把“学得快”当成“学得好”,并且相信自己能在未来的测试中表现得更好。


你的“常识”可靠吗?


我们对记忆持有一些固有信念,这些信念对我们来说就如“常识”一般,是日常学习生活中便拥有的。个体在进行学习判断时,会依据自己的“常识”来进行。例如:当你持有“反复阅读材料会让我们记得更好”这种记忆的“常识”时,我们会偏向于选择重新阅读作为学习策略,并且相信自己反复阅读后能够学得更好,但事实往往事与愿违。研究发现,学习者经常没有意识到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的好处,例如测试相比重学。这些不正确的“常识”很容易让我们采用不恰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并且没有意识到它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高估自己的学习效果,导致元认知错觉。



我们该如何修正元认知错觉?


学习没有捷径,学会给自己“设难”


阿伦斯在《卡片笔记写作法》中提到,“人的记忆有两种基本机制:存储与提取;存储与提取负相关。”也就是说,存入记忆越容易,提取出来越困难;反之,如果你较吃力地存入知识,提取时会更方便。根据理想难度假说,容易、不费力、要求较低的方法带来的学习效果会更差。在我们的学习过程当中,采用轻松的方法不利于实际的学习效果,但在学习判断上,这种轻松的学习方法,会让我们有更高的主观流畅性或者是产生不恰当的记忆“常识”,从而高估自己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日常学习当中,我们要学会给自己“设难”,比如尝试去做难题,采用多种练习方式等。不要急功近利,企图通过走捷径的方式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延迟学习判断的时机


平日里,你是否参加完某场考试,就想尽快知道自己的分数呢?是否学完某一内容就急着想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呢?学完后会好奇自己的掌握情况是很正常的,但立即判断自己的学习效果到底准不准呢?研究发现,延迟进行学习判断的准确性,显著高于即时学习判断的准确性,这称为延迟学习判断效应,这种效应十分稳定且显著地存在。简单来说,我们学完某一内容后,过一段时间再判断自己学得怎样会更准确,这能够有效避免元认知错觉的发生。例如,在学习一首古诗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觉得背好之后,过一小段时间再问问自己“有没有学会它,能不能背诵它,是不是懂了”,这样有助于更准确地估计实际掌握水平,进而做出更合理的学习选择。

多进行自我测试


正如上文所提,我们经常没有意识到一些更有效的学习策略的好处,尤其是没有意识到测试对学习的好处。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倾向于把测试作为评估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策略。研究表明,测试练习与重复学习相比,更能促进长时记忆的保持,这称为测试效应。而且,采用测试练习的学习者会做出更准确的学习判断。测试之所以能够提高学习判断的准确性,很重要的一点是测试后对编码活动的影响,经过测试,学习者会根据自己在测试中的表现,在随后的学习阶段中使用更有效的编码策略。通过测试的反馈,学习者能够知道哪些内容是更容易回忆的,哪些内容是还未掌握的,能够更准确地知道自己懂了多少。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当中,理解测试效应,掌握科学的自我测试策略,可使学生改变错误的或低效的学习观念,提高学习判断准确性。


纠正不靠谱的“常识”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持有不恰当的记忆信念,这些信念像“常识”一样让我们做出理所当然的判断,诱导我们产生元认知错觉。比如,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学习者认为大号的字体会比小号的字体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认为重新学习比测试练习更有利于学习,这些都属于不靠谱的记忆“常识”。因此,我们在学习中要留意测试结果和学习判断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偏差,反思自己是否存在不恰当的记忆“常识”,放弃具有误导性的信念,基于新的信念做出学习判断。通过“发现偏差—反思原因—提醒纠正”逐渐摆脱这些不靠谱的“常识”的诱导。


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可见,清楚地知道自己懂了什么,不懂什么,对知识的积累是很重要的。元认知错觉可以用来解释很多学习判断偏差的现象,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这种问题,不妨试试上面的几种方法,希望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福建社会心理服务共建基地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_黄伟杰

请发表评论
该文章已有0条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 暂无评论内容
更多评论
推荐课程
  • 社会心理服务师培训
    社会心理服务师培训
    讲师:
    播放:172 次
  • 心理急救员培训
    讲师:
    播放:134 次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建法治报社 - 福建闽社心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7210号
公司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中闽大厦B座12层 服务热线:0591-87870387 网址:www.fjmsx.com

智慧心理云平台

欢迎测评用户登录

看不到验证码?点击重新换一个!
登录则表示您同意遵守《服务协议》

立即注册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