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贰伍心理
心理特权 疫情“刺客”的内心独白
编辑:张静怡、侯亚飞
2023-03-13 11:59:12
浏览量:270
评论:0



新冠疫情肆虐期间,我们身边总会出现一些不戴口罩、忽视社交距离、不配合核酸检测的 “刺客”。针对此现象,网上众说纷纭,有人评价说是因为国外文化入侵造成的影响,还有人说 是因为他们具有反社会病态人格,诸如此类的评价词汇还有敏感防御、消极回避等等。其实除了 上述的分析之外,这背后还有另一个我们平常不为所知的心理动因在“作祟”

——心理特权


何为心理特权

心理特权(Psychological entitlement),是一种个体认为自己值得、并且有权比他人获得更多优待,有权收获更多积极结果的信念。在不同的领域可以表现为学业特权感、消费者特权感、职场特权感等。心理特权水平高的个体往往拥有积极的自我图式,即自我感觉良好,但他们往往会比常人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他们更容易感到愤怒、更容易感知到不公平。尽管积极的自我认知本身有助于缓解压力,但心理特权水平高的个体所持有的是一种缺乏现实基础的自我认知。人们往往会把心理特权理解为“自恋”,其实心理特权不仅仅如此,它的危害远比我们理解的自恋要大得多。心理特权不仅能够诱发个体变得自恋,甚至还能引起人际冲突、自私行为和攻击行为等负面效应。

何以得知心理特权高或低?

Campbell等人在RaskinTerry所编制的自恋人格量表NPI的基础之上新编制了一个专门的量表“心理特权量表”(PES)用于测量心理特权,从此将心理特权从自恋当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进行研究,是目前最常用的心理特权测量工具,信效度在多项研究当中得到了证实。 在COVID-19流行期间,有研究者在国内西南地区招募了共155名被试自愿匿名完成调查。参与者被要求对“我觉得我有权得到更多的东西”和“我的生活中我应该得到更多的东西”等项目做出回答,从“1=非常不同意”到“7=非常同意”共设7个计分项(α=0.91)。得分越高,表明心理上的优越感就越强。随后,参与者被要求完成一项与研究主要假设无关的时间管理调查以及一份关于COVID-19防控措施参与行为的问卷。该疫情防控措施参与问卷共包括六项被学校一再强调的预防措施(上课戴口罩、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和聚会场所、出现症状及时就医、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勤洗手、非必要不离开校园)。参与者按照李克特5分量表对这些预防措施的遵守程度进行评分。最后,参与者被要求填写李克特7分量表来衡量他们对待一件事情的公平程度。 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心理特权较高的人比心理特权较低的人更不愿意牺牲个人利益来遵守隔离措施以保护公众健康。那么,为什么心理特权和疫情防控逆反心理之间,也存在相互关联呢?这是因为心理特权高的人更有可能对自身良好的结果具有较高的期望,与完美主义不同的是,心理特权高的人同时更加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以及对权威人物的不信任情感,由此便很可能会减少与外界的联系,进一步影响他们对威胁的感知,以及他们对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的感知,对公平的感知等等。这或许可以理解为他们囿于过度的自我关注,过分关注自我的感受,对外界的“感知系统”不像其他人那么灵敏、精确,常常忽视外界发出的信号。

第31页-63.png


心理特权源自何处?

心理特权并非我们天生就具有的特质,而是个体对于自身拥有权利的一种脱离现实的主观知觉。这样的知觉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可能是受到个体的生活经历、家庭教养、社会经济地位等影响而形成。也可能是被个体自身的主观建构所影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过去不愉快的生活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心理特权的发展。弗洛伊德早就注意到,那些儿时生活贫困的人认为自己有权利不再忍受日后生活中的不便。后来,Bishop Lane发现,从小在没有父亲的单亲家庭中长大的人认为自己有权利获得优待。LiMoore发现,忍受生活不便的残疾人认为自己有权利使用酒精和毒品。如今社会上常讨论的“老人要求给其让座”这一问题也折射出:少部分老人认为他们老了就应该有年轻人给他们让座。(当然,上述情况也取决于个体的主观建构) 这说明了什么?当个体没有得到他们认为自己应得的结果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受到不平等对待、回报明显低于自己的付出等),他们会认为自己比别人承受了更多的不该有的损失,因此在以后的生活中应该有特权比别人多获得一些利益,被豁免一些社会责任,这种不合理的期待和脱离现实的认知便很容易激发高水平的心理特权感。教养方式和依恋类型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特权。临床理论家认为,不和谐的父母关系、父母拒绝、父母溺爱等都会增强个体的心理特权,这也跟上面弗洛伊德的发现不谋而合。小时候受到的伤害更多,便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有某种“特权”,去弥补儿时的伤痛。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也可能会影响其心理特权水平。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人心理特权水平可能就越高。这也解释了不少富豪会通过走关系送礼等方式逃避规则,他们自恃自己经济地位高,所以应该比其他人有更多的“特权”来做事情。

最后,个体心理特权还受到自我同情、主观建构和平等主义观念等影响。有相关研究表明自我同情与个体心理特权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即当自我同情水平越低时,心理特权水平就会越低,即我们应该直面自己的痛苦和失败,并以开放宽容的态度加以感受和接纳。除此之外,个体对生活经历的主观建构也会影响其心理特权水平。前面提及,经历不幸会增强个体的心理特权,但这也取决于个体对不幸经历的主观建构。即使有相似的生活经历,那些主观上认为自己受了更多苦的人心理特权水平更高。 心理特权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具体的应用。例如,根据员工绩效的排名给予报酬的竞争方案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被用作公司的管理制度之一。这是因为这样做会增强 员工的心理特权,并在员工参与主要依靠能力的任务时表现得更加明显。 

怎样降低心理特权?

首先,对自我具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要降低心理特权,首先就应该对自己保持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自我觉察出个人的优缺点,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哪方面有优势,自己哪方面做得还不够好需要改进需要多去听一听其他人的建议。当自身的定位更加清晰的时候,才能更好地发觉自己什么时候“越界”了,什么时候自己内心的自我期望大于现实了,什么时候应该去适当地降低自己的“特权感”了。

其次,弄明白降低特权感的重要性。我们为什么要降低心理特权?确实,有研究表明,在公司薪资考核的制度中,绩效奖金可以通过增加员工的心理特权来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除了公司考核,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不乏存在这种竞争而带来的优越感。可当我们心理特权提高的同时,所带来的不只是积极性,同样也带来了做事情的偏执,认为自己拥有某种“特权”,自己的话更具有说服力,自己应该最终做出决断,而老板不采纳自己的建议那是他的损失。那么这种孤注一掷,唯我独尊 的积极性是公司所需要的吗?当然不是。集体工作更重要的是讨论,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当一个人去降低自身心理特权的时候,才能接纳更多的建议更多的想法,从而推进工作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进行。

再者,树立公正的价值观,拒绝双标。心理特权的核心还是在于把对自己的要求放低了,但对别人的要求却很高。客观公正应该是我们做每件事所都要尽力去保持的心态,如果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而是根据每个人各 自的想法去做一件事情的话,那一定会乱成一锅粥。一 个客观的评价建构,需要将自己也纳入进这个考核标准中,而评判自身是否合格的关键还是在自我认知的图式结构是否客观化,而非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双标”。要求别人不能怎么怎么样,但自己却三番五次地没有遵守,这一定是自己的“心理特权”在作祟,想要减轻“心理特权”,就要先从树立公平公正,人人平等的价 值观做起。

最后,多与他人联系,不囿于自己的圈子中。拥有“心理特权”的人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便是和其他人打交道困难,总觉得自己不讨别人的喜欢,周围没人愿意和自己玩。诚然,如果你总是把自己摆到一个很高的位置对应的能力却没有那么强的话,自然没有人愿意和你待在一起。正是因为你时时刻刻都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周围人的感受,周围的人才不愿意和你多接触。而这正是“心理特权”让你觉得自己是特殊的,做事情应该他人被照顾应该被他人体谅。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而想要打破这个僵局,最好的办法自然是 “解铃还须系铃人”,多出去和其他人打交道,慢慢地学会融入进去,只有这样才能从实际生活中出发,更好地了解到他人的想法,从而建立起平等的互通感,减少个人的“心理特权”。 

维克多·弗兰克在《意义的呼唤》一书中说道: “人们总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让我们在对待生活中不同事件的时候,能够更多结合他人的看法,而不是囿于自己的世界中顾影自怜。


福建社会心理服务共建基地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文_张静怡、侯亚飞

请发表评论
该文章已有0条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 暂无评论内容
更多评论
推荐课程
  • 社会心理服务师培训
    社会心理服务师培训
    讲师:
    播放:161 次
  • 心理急救员培训
    讲师:
    播放:118 次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建法治报社 - 福建闽社心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7210号
公司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中闽大厦B座12层 服务热线:0591-87870387 网址:www.fjmsx.com

智慧心理云平台

欢迎测评用户登录

看不到验证码?点击重新换一个!
登录则表示您同意遵守《服务协议》

立即注册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