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贰伍心理
濮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综述
编辑:
2022-08-26 11:57:39
浏览量:111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服务社会的民生工程。


近年来,我市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工作,自上而下组织实施“幸福濮阳 从心出发”工程,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文明创建和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构建“五网融合、系统渗透、末端延伸”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综合性全覆盖网络化平台,真正做到社会心理服务惠民生,为濮阳社会建设贡献心理服务力量。


经过多年努力,我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已形成党政领导、宣传部牵头、部门协同、“中心”统筹、社会参与、专业运作、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交互推进的运行机制,构建了全市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和遍及各部门、各行业、各个社会组织的全覆盖社会心理服务网络,梯队化培育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首创“社会心理服务学”理论概念,摸索出“三个层面两个导向”的“社会心理服务系统PSS模式”,搭建起社会心理服务一站式智慧平台“和心云”,推动社会心理服务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2021年12月16日,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主办,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等作为支持单位的首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周暨应用交流会上,我市荣获“全国十佳社会心理服务地区”称号,我市推选的心理情景剧《你好, 我在……》荣获“全国十佳社会心理服务情景剧”。


8月15日,市委书记杨青玖在相关文件上批示强调:“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探索有利于平安濮阳、健康濮阳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应予支持。”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在执政理念从“管理”向“治理”转变的过程中提出的,是从社会治理需要出发创造的新思想和新举措。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不能偏离服务治国理政的方向,需要“党政领导、政府牵头、部门协同、‘中心’统筹”,确保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顺畅高效运行。


加强领导,强化保障。我市高度重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成立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统筹统领我市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研究重大事项,解决具体问题。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方向、推进情况和实施成效纳入市直部门、县区及乡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纳入文明单位考核工作。同时,加大对社会心理服务团体机构的扶持力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和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基层在平台和网络建设、深化应用、发挥作用上下功夫。


在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统筹,按照行政区划、社会结构形态和社会运行的特点,自上而下建立了市、县区、乡镇、村居四级社会心理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共建成县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6个,教育、社区、企业、机关团体社会心理服务中心4个,其他社会心理服务中心50个、服务站(点)125个,学校、村居、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了社会心理服务站。按照全面覆盖、全面介入的工作思路,将社会心理服务网络编织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所需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心理学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同时应具备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知识,才能用心理学理论与技术去分析研判社会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为打造专业人才队伍,我市启动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人才梯级方案:


一是以市和心职业培训学校、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为基地,由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总负责,针对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生涯规划师等开展专业培训;针对政工干部、社会工作者,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心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全面把握社会心理服务内涵的人才,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人才的第一梯队,参与对各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心理服务工作的统筹。目前,我市第一梯队人才已超过1000人。


二是制定倾斜政策,鼓励学校、社区、企业、机关团体工作人员,参加社会心理服务骨干研修、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技能培训,参加社工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经过系统培训,掌握一项专业技能的人员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人才的第二梯队,目前已注册2000余人。


三是积极招募热心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志愿者,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人才的第三梯队,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理念宣传,负责走访摸排民情社情及社会心态调查等基础性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目前已注册4000余人。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重大工程。社会心理服务通过多年的发展、实践和理论探索,推出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聚集起一批专业人才。社会心理服务已具备了学科建立的基本要素。


为加强理论指导,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专家组结合濮阳实践,构建起一门关于社会心理服务发展规律和体系运行机制的原创新学科——社会心理服务学,并编写了《社会心理服务学理论与实践探讨》,用于指导我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


在社会心理服务学指导下,我市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按“三个层面两个导向”的“社会心理服务系统PSS模式”展开。“三个层面”指每一个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在规划和实施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时,都要考虑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开展工作,同时开展个体健康心理服务、组织增效心理服务和社会治理心理服务;“两个导向”指在社会心理服务的每一个层面上,既要有为解决问题而开展的问题导向社会心理服务,也需要有以宣传、辅导、教育及环境营造为手段,以发展建设为导向的社会心理服务。



特殊人群存在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起来需要调动多方资源,难度较大;做好特殊人群心理服务,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治理效果。服务特殊人群,一直是社会心理服务的难点和重点。


我市社会心理服务一开始就将服务特殊人群作为工作重点。针对刑满释放、社区矫正、戒毒康复、艾滋病患者等回归社会群体,突出心理矫治,提升归属感;针对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残障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突出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关爱度;针对征地拆迁、环境保护、上访等领域的特殊利益群体,突出化解不良心理因素,找准平衡点、解决点;针对政法干警、执法人员、政商人士等高压群体,突出情绪调控。


在实践过程中,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与全市中心工作相结合,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全市570余名社区矫正人员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实施“重塑人生”心理服务项目,提升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对筛查出的38名具有偏执倾向的老上访户,通过倾听共情、建立信任、引导转化等心理学技术,“一人一策”提供心理援助和疏导;在华龙区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组建20余人的社会心理服务专家团队,深入每家每户开展心理疏导或干预,较好地化解了村民的不良心理因素。



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黄广奇表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制度体系和系统工程,实现体系目标需要党政领导周密部署、多方参与、共同协调和规范有序开展。我市在社会心理服务实践中,狠抓“五项机制”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宣传教育推广机制。实施“四个一”工程,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月”活动和心理健康集中宣传进机关、进社区等“七进”活动,组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350余场次,开展心理团体拓展活动600余场次,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社会心理氛围。

 

筛查预警干预机制通过问卷调查、软件测评等方式,对辖区群众进行排查筛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重点群体根据紧急程度和影响大小等指标,按照“红、黄、蓝”三级进行研判预警。

 

重大事项心理评估机制。对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及教育等重大涉众事项,实行心态评估预判和疏导干预前置,实现源头隐患疏导为先、危机干预及时到位的目标。

 

分析研判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对重大疑难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总结通报相关情况,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奖惩激励机制。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文明创建、社会治理考核工作范围,完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对各级心理服务团队工作进行量化评分,根据得分情况进行奖惩。

 


“我市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已成为群众情绪的‘减压阀’、社会矛盾的‘稳压器’、文明创建的‘助力器’、中心工作的‘加油站’,真正做到了让社会心理服务聚民智、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为全市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贡献心理能量、心理智慧!”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市社科联主席董玉清介绍。


7月16日,我市同江西省赣州市、安徽省宿州市等20余个城市联合主办的“健康中国、幸福城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公益巡讲活动正式启动。巡讲活动采取“线上论坛+圆桌会议”的形式,聚焦一个地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特色实践经验展开。“濮阳专场”将于8月20日举行。


END


记者:李世秀

来源:濮阳日报



心理悦读
更多 >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建法治报社 - 福建闽社心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7210号
公司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中闽大厦B座12层 服务热线:0591-87870387 网址:www.fjmsx.com

智慧心理云平台

欢迎测评用户登录

看不到验证码?点击重新换一个!
登录则表示您同意遵守《服务协议》

立即注册 管理登录